每当我们身边有朋友过生日时,许多人都会问一句:“这是阳历生日?还是阴历的?”除了这两种对日期的说法,我们还常听到一种叫做“农历”的日期。那么,这三种说法,到底有什么区别?农历和阴历,是不是一回事?这么多年我们都叫错了吗?
农历和阴历并不是同一个概念,它们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。
阳历,也就是我们现在通用的公历,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运动周期为基础而制定的历法。阳历的一年有12个月,每个月有28到31天不等,总共365或366天。阳历的月份、日期都与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较好地符合,在一年中,可以明显看出四季寒暖变化的情况。
阴历,也叫太阴历,在天文学中,主要指按月亮的月相周期来安排的历法。阴历的一个月,叫做“朔望月”。每月初一为朔日,十五为望日,“朔望月”是月相盈亏的平均周期。所谓“月有阴晴圆缺”,说的就是这个意思。阴历的一年有12个月,每个月29或30天,总共354或355天。
阳历和阴历的时间单位都是“年”和“月”,但它们所依据的天体运动规律却不同。阳历以太阳为参照物,反映了地球与太阳之间的关系;阴历以月亮为参照物,反映了月亮与地球之间的关系。
农历又是什么呢?农历其实是一种阴阳合历,也就是说它既考虑了太阳的运动规律,也考虑了月亮的运动规律。农历采用了阴历的纪年法,但又以二十四节气、七十二候为特征,循环纪年的一种方法。
为什么要这样做呢?因为如果单纯按照阴历来安排时间,就会出现很大的问题。由于阴历只有12个阴历月的简单积累,其长度为29.5×12=354天,并不等于回归年。这样一来,每年就会少11天左右。如果完全按照阴历来安排时间,可能不出五年,我们就要在夏天过春节了。
在中国传统文化中,春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。它不仅代表着新年的开始,也代表着春天的到来。春节必须在立春前后才能体现出它的意义。中国的历法中,有一项伟大的发明叫“置闰法”。每19年中,设置7个闰月;有闰月的年份,一年383天或384天,称为闰年。比如:2016年、2020年都是闰年。这样就可以使平均历年与回归年相适应,保证春节在立春前后。
除了置闰法之外,农历还根据太阳的位置,把一年分为二十四个节气,便于安排农业生产。所以二十四节气来自农历,而非阴历。二十四节气反映了一年中气候变化的规律,对于农业生产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。比如:春分表示昼夜平分,万物生长;夏至表示白昼最长,炎热开始;秋分表示昼夜平分,收获季节;冬至表示白昼最短,寒冷到来。
在农历的时序中,人们的生活更加和谐一致,春耕秋收也得到了有条不紊的规划。除了清明节之外,中国的其他传统节日,都是根据阴历设置的。如今,属于汉文化圈的人们,每年仍要庆祝春节、端午节、中秋节等节日。这些节日不仅是时间上的记忆,也是文化上的传承。
中国传统的历法,是结合了阳历和阴历的一种阴阳历。它用置闰法填补了阴、阳历的时间差;又用阳历的规律,制定了安排农事的二十四节气。它不仅仅是一种历法,更是上下求索的炎黄子孙们,千百年来生活经验与智慧的化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