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机版
首页 常识

论道最高境界是什么意思(什么是儒释道的最高境界?)

时间:2024-12-25 09:30:27



有人分析了中国三大主流文化:道释儒,得出了颇有哲理的结论:“道家想得开、儒家拿得起、佛家放得下。”

有人说,凭着道家的超然眼界,带着佛家的出世⼼态,去做儒家⼊世的事业,认为这就是世间最高的境界,也是最适合凡人大众的处世心境。

而中国三大主流文化的道释儒,原本就是来源自生活,而高于生活。所谓道法自然、⼤道⾄简。

不妨以此儒释道这三⼤最⾼境界,来对照一下历史上的各种“人生境界”说法,以供平凡人生的参悟。

想得开、拿得起、放得下。

他们说,这个九字真言就是最高的境界。

你认为呢?


1.向道家学习“想得开”


道家是中国最早的、影响最为深远的文化体系。儒家与中国佛教都引入诸多道家的文化精髓,所以说道家的影响可谓是润物无声、无处不在。

道家不是道教,而是中国主流文化的基石,在二千多年以前就构建起了中国人的世界观、人生观与价值观。

道家是讲究道法⾃然、超然物外的。可以说,道家是最契合自然的,也是最不干涉自然的。推崇顺其自然,不违背自然的规律。

要求⼼眼观天地、冷眼看人间。概括而言,就是三个字:“想得开”。

什么是“想得开”?“道”字,“⾛”字旁加⼀个“⾸”字,意思就是明道而顺势而行。不必为凡间藩篱而太过操心,这不就是“想得开”吗?

如何才能做到呢?哲学家冯友兰曾提出“⼈⽣四重境界”的说法,其中最⾼境界正是道家境界。

⼀是⾃然境界。

这是人生的最低境界,或者称之为原始境界、衣食境界这个境界就是实现基础需求:穿衣、吃饭、繁衍。

有个故事就讲清楚了这个境界。故事里说。大草原上有个小孩在放羊。别人打趣问他,你放羊干什么啊?小孩回答说,放羊卖钱。又问:卖钱干什么啊?小孩回答说,娶媳妇。三问:娶媳妇干什么啊?小孩回答说,生娃。四问:生娃干什么啊?小孩回答说,放羊。

⼆是功利境界。

满足衣食境界之后,就是第二个境界:功利境界。

当人不再满足于吃饱穿暖之后,就有了更多的需求。出于更多的需要,出于个人的功利,从而推动着个人的思考与行为。

“天下熙熙,皆为利来,天下攘攘,皆为利往。”

“书中自有颜如玉,书中自有黄金屋。”

此类追名逐利的,都是功利境界。

三是道德境界。

如果说功利境界只是为了私利,那么道德境界就是为了公利与众生。

所谓“正其义,而不谋其利”。心有道德,眼界就已经超越⾃⾝,投向了世间众生。如此高度,就已经超越了物质与虚荣,而是抵达精神层次。

四是天地境界。

人生最高境界,叫天地境界。什么意思呢?那就是超越世俗、超然物外、道法自然、天⼈合⼀的境界。

说明白点,那就是将⽬光投向宇宙万物。这个时候,你就会明白,一个人是极其渺小而卑微的,不过是人间一游而已。也就不在乎以前所在乎的东西了。除却生死无大事,如此而已。

苏东坡在“乌台诗案”之后,就悟了这一点,逐渐到达了这个天地境界。从苏东坡的诗文演变,就可以看到这个变化的路径。

人生,就是向死而歌。在二千多年以前,东西方的大智慧者都在深刻思考着万物与人生的道理。

《道德经》里说道:“吾之患,在吾有身。及吾无身,何患之有?”大意是说:我所有的灾难,皆源于我有这身体。如果我没有这个身体,何患之有?

庄周之妻死后,他不哭,反而鼓盆而歌。众人质疑,问他为什么不悲伤而哭泣,相反又笑又歌?庄周说:妻子刚死之时,我也充满悲伤,后来我定睛一看,原来妻子是一团气啊。再往前看,气源于无。既然什么都没有,我还哭什么呢?于是他继续鼓盆而歌。

苏格拉底曾言:“男子汉在面对死亡的时候,应该是平静的。”

有人曾经一句话制止了一场纷争:“我问你们啊,100年之后你们在哪儿?”众人皆不语,所有的纷争似乎都已经索然无味。

人,到了天地境界,还有什么想不开呢?

眼界高了,看得远了,⼼就宽了。站得⾼了,人就小了,事也就⼩了。

⼈处洼地,到处都是山峦遮眼。⼈登高处,所看只是风景起伏。



2.向儒家学习“拿得起”


儒家思想为经世致用之学,也是文人士子的修身之学,是华夏的核心文化之一。其核心思想有:仁、和、礼、中庸、修身齐家平天下等。

儒家追求秩序,是⼊世之学。儒家讲究修身,是处世之学。儒家讲“和”、讲“仁”、讲“中庸”,更是讲求学进取、担当出仕、教化万民、治国做事。这不就是“拿得起”吗?

先秦曾参(字子舆)曾精彩论述“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”:“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,先治其国;欲治其国者,先齐其家;欲齐其家者,先修其身;欲修其身者,先正其心;欲正其心者,先诚其意;欲诚其意者,先致其知,致知在格物。”(后录入《礼记·大学》)

什么是“拿得起”?“儒”字,左边“⼈”,右边“需”,意思就是“⼈之所需”。俗世之人,活于世上,自然有着各种需求。

需要进取之心,才可能满足需求,这种主动追求,就是拿得起。而无数人的各种需求,就组成社会,需要治理才有秩序,这种主动追求,也是拿得起。

如何才能做到呢?知名学者王国维曾在《⼈间词话》中提出:“古今之成大事业、大学问者,必经过三种之境界”。这三重境界的论述,就体现出浓郁的儒家精神。这也是追求学问有成或事业成功的路径与过程。

第⼀重境界:“昨夜西风凋碧树。独上⾼楼,望尽天涯路

此句出自北宋晏殊的《蝶恋花》。王国维解释为,无论做学问还是做事业,首先要登高望远、孜孜以求。

⼈⽣,要有志向,才能决定⽅向。明确了自己的目标与方向,对事物的概貌有了初步的了解,才能选对实施的路径。人生,要有高度和格局。放眼望远,才不会被荆棘遮眼阻路。

第⼆重境界:“衣带渐宽终不悔,为伊消得⼈憔悴

此句出自北宋柳永《凤栖梧》(又名《蝶恋花》)。王国维解释为,无论做学问还是做事业,在立定方向之后,必须坚定不移、艰苦奋斗、百折不挠、无怨无悔。

先秦经典《孟子》一书曾言道:“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,必先苦其心志,劳其筋骨,饿其体肤,空乏其身,行拂乱其所为,所以动心忍性,曾益其所不能。”

北宋哲学家张载《西铭》言道:“贫贱忧戚,庸玉汝于成也”。后来简化成为特定的词语:“艰难困苦,玉汝于成”。意思是要成大器,必须经过艰难困苦的磨炼。

人生,追求理想或事业,不是随随便便就成功的。唐代黄櫱禅师在《上堂开示颂》禅诗中就阐述得特别精辟:“不经一番寒彻骨,怎得梅花扑鼻香。”

第三重境界:“众里寻他千百度,蓦然回首,那人却在,灯火阑珊处。

此句出自南宋辛弃疾《青玉案》。王国维解释为,无论做学问还是做事业,在历经磨难之后,厚积⽽薄发,⽔到而渠成,就会到达豁然开朗、桃花满山的境界。

寻找她千百次,却总也找不到。不经意间回头一看,她就立在灯火零落之处。既阐述了寻觅之苦,又表达了惊喜之情。人所追寻的,往往会在不经意的时候和没想到的地方出现。

对于做学问或做事业之人来说,在经历了第一境界的登高望远之后,又经历了第二境界的艰苦求索之后,寻寻觅觅,苦苦攀登,才会发现,原来“她”就在那里!




3.向佛家学习“放得下”


佛家是出世之学,讲究觉悟解脱,讲究明心见性,讲究清净破幻。

佛家经典《⼼经》有言:“照见五蕴皆空……色不异空,空不异色,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。”,指的是所看见的东西、感触到的东西、有形质的东西。色即是空,大意就是说物质是虚空的、虚无的、虚幻的。

佛家《⾦刚经》又⾔:“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,如露亦如电,应作如是观。”大意是:一切因缘而生的世间法,如梦幻似泡影,如雾霭无常如闪电变化,要如此看待世间一切,不要被它束缚我们的本性。(世间法,指凡夫众生一切生灭有漏之法。)

简而言之,佛家就是“放得下”。

什么是“放得下”?“佛”字,左“人”右“弗”,组合起来就是“不⼈”和“⼈不”。意思就是放下自我,放下欲望,这不就是放得下吗?

如何才能做到呢?唐代禅宗⾼僧⾏思禅师(世称青原行思,是禅宗六祖惠能大师门下首座),曾提出著名的“参禅三境界”:参禅之初,看山是山,看水是水。禅有悟时,看山不是山,看水不是水。禅中彻悟,看山还是山,看水还是水。

第⼀重境界:“看⼭是⼭,看⽔是⽔”。

学习之初,犹如年少之时。拥有最直接的直觉,却是流于表面。看到什么就是什么,难以察觉本质与规律。如此观世处世,必然是简单天真的,却也没有预设偏见。

第⼆重境界:“看⼭不是⼭,看⽔不是⽔”。

随着学习的深入,犹如年长之时。观世渐多,问题越多,是⾮混淆,万事繁杂。人不再轻信表面信息,而是开始质疑周围的事物,试图发现事物更深层次的道理。世间万象,一切都开始混淆起来。

这个过程中,人容易陷于困惑、疑虑、纠结。但这是必经的阶段与路径。经历过,才能世事洞明。看懂了,就是顿悟的契机。

第三重境界“看⼭还是⼭,看⽔还是⽔”。

当禅中彻悟,当世事洞明,当人间顿悟,这个世界就不一样了。

到达这个境界,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明了,繁复的万象变得脉络清晰。人,重新认识这个天地,重新认识这个世间。

天地轮转却有序,世事⽆常却有规。繁华终有冷寂,有序走向无序,枯荣自有定律,生死皆是自然。哪有黑白对错?只有沧桑渺渺。看得多了,也就懂了。坚守本性,也就悟了。

心态变了,也就不再在乎了。滚滚红尘,我自一笑了之。功名利禄,我自明月清风。做回自己,活在当下。

看懂,才能识得。放下,才能得到。看透、超脱、随缘。

如此,就是“放得下”。

“参禅三境界”,讲述的是人在认知世界过程中的不同阶段。一层比一层深入本质,一层比一层走向领悟。



道释儒的三大文化体系之中,藏着中华文化的瑰宝。等待着你我去探索。

冯友兰的“⼈⽣四重境界”,说的是道家的“想得开”。

王国维的的“三重境界”,说的是儒家的“拿得起”。

⾏思禅师的“参禅三境界”,说的是佛家的“放得下”。

想得开、拿得起、放得下,这才是儒释道的最高境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