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大江东去,浪淘尽,千古风流人物。
滚滚长江向东奔流而去,千百年来,奔腾不息的波浪淘尽了多少杰出的英雄人物。
故垒西边,人道是,三国周郎赤壁。
旧时营垒的西边,人们说,那是三国时周郎(大破曹军的)赤壁。
乱石穿空,惊涛拍岸,卷起千堆雪。
陡峭的石壁直耸云天,如雷的惊涛拍击着江岸,激起的浪花好似卷起千万堆白雪。
江山如画,一时多少豪杰。
雄壮的江山奇丽如图画,一时间涌现出多少英雄豪杰(为它竞相赴死)。
遥想公瑾当年,小乔初嫁了,雄姿英发。
(我)不禁想起当年的周公瑾,(美丽的)小乔刚刚嫁给他,他姿容雄伟,英气勃发。
羽扇纶巾,谈笑间,樯橹灰飞烟灭。
手摇羽扇头戴纶巾,谈笑之间,曹军的战船便被烧得灰飞烟灭。
故国神游,多情应笑我,早生华发。
我今日神游当年的战地,可笑我多情善感,过早地生出满头白发。
人生如梦,一尊还酹江月。
人生在世犹如大梦一场,还是洒一杯酒献给江中(伴我的)明月吧。
第一层——咏赤壁:时光流逝,物是人非。
上片着重写眼前赤壁雄奇的江景,“浪淘尽”把奔流的江水与已逝的英雄人物联系起来,借景抒情。然后从泛写怀古转入具体内容,“穿”写出乱石耸立的气势,“惊”“拍”“卷”写出白浪汹涌的气象,“千堆雪”从数量和色彩上夸张渲染,在视觉、听觉上引发想象,呈现有声有色的动感画面。上片末句承上启下,既是对勾勒大自然雄奇景色的赞叹,也表明如此江山必然产生许多英雄豪杰,从而引起对古代特别是三国时代的英雄人物的怀念。
第二层——慕周瑜:缅怀仰慕英雄豪杰。
“遥想公瑾当年……樯橹灰飞烟灭”描写周瑜风流儒雅从容破敌的英姿。穿插“小乔初嫁了”既衬出周瑜少年英俊,志得意满,也隐写了这场战争关系之大,如果战败,周瑜就会失去小乔,国破家亡。“羽扇纶巾”是儒将装扮,以形写出人物的神。“樯橹”句,表现曹军惨败的情景。
第三层——叹自己:年岁将老,壮志难酬。
“多情应笑我,早生华发”即“应笑我多愁善感而早生白发”。转念一想,人生如梦,不如暂且洒酒祭江,聊以自慰。
中心思想:
这首词描绘了赤壁附近雄奇壮阔的自然景象,缅怀和赞美了古代的英雄豪杰,表达了词人渴望为国效力、建功立业的情感,抒发了壮志未酬的感叹。
赏析
这首词用豪壮的情调抒写胸中块垒。
豪壮情调首先表现在对赤壁景物的描写上,将江山之胜和怀古之情融为一体。这样的景物描写,读罢不禁使人内心激荡,颇有“天风海雨逼人”之感。词中的豪壮情调还表现在对周瑜形象的塑造上,词人称颂周瑜,表明他渴望能像周瑜一样为自己的国家建立丰功伟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