族本位,原为“家族本位”(以种姓及其传承为标志),但也常被拓展为民族本位乃至国家层面的帝制皇权本位。在某种帝制集权下,社会体制呈现明显的金字塔形,而若皇权世袭那么皇权之下的官位就成了金字塔上可被卷的席位。
在中国,曾经的科举制度就是活生生的官场席位之卷,也是突破通常家族本位束缚而进入官本位体制的入门。

科举制度考试
官本位,作为民本位的对立面,其基础是某种“皇权体制”——凌驾于民之上的某种集权制度。在官本位体制下,以官为尊、以官为贵等价值取向导致“社会精英”们大多都卷在了官场上,而余下的也只是些官媚。
要观察官本位,有一个地方可以去看看,那就是“衙门”。官府的规模,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官本位的程度。

官府衙门
在官本位体制下,官考虑的是自己的“业绩”,以此作为升迁的资本。由于“业绩”只是作为官场上升通道的敲门砖,所以只要做得看似“华丽漂亮”即可。官场提升靠的是上面的提拔,媚上就成了官场的处事原则。不仅如此,官本位体制下,民众的媚官也成了社会的习俗。
如果你生活在某个官本位体制下,给你的建议就是:努力读书,考个好成绩入科举先。后续就看你自己的造化了。